年11月18日,一个美好的初冬的午后,医院,大家期待已久的陕西省斜视与小儿眼科医生沙龙又如约而至了!
走进会议室,小伙伴们惊呆了——桌椅被摆成了这样……难道我们走错了会场?
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邢咏新医生作为本届陕西省斜视与小儿眼科医生沙龙的创办人兼主持人,宣布了沙龙的主题和规则。
原来,本期沙龙的主题是“斜视手术病例讨论”,所以才有了上面别出心裁的会场布置。
沙龙的流程如下:病例汇报——分组讨论——病例汇报人揭晓谜底、提出问题——讨论——专家点评。
优雅知性的金丽英主任就“斜视的非再次手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同时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手术经验:要重视术前检查、认真分析思考、手术设计严谨、操作规范。
美丽甜美的彭静主任(医院眼肌科主任)演讲的“斜视最新分类的专家共识”为大家分享了来自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专家们建议的最新的斜视诊断规范!
有着浓浓校园情结、永葆一颗童心的邢咏新主任一如既往地坚持赵堪兴老师的教诲——学习斜视先学懂双眼视,邢主任与大家共同学习了“与斜视手术设计相关的双眼视检查”,她提出,斜视手术操作不难,手术设计最重要,一个理想的完美的斜视手术设计需要强大的理论基础做后盾。还为大家推荐了两本Bible级的经典书籍——赫雨时教授的《斜视》和vovNoorden教授的《binocularvisionandocularmotility》,并希望大家再阅读时不要错过其中的任何一句话。另外,赵堪兴教授主译的《斜视手术病例解析》也会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
美丽知性的郭医院眼科,经验丰富的郭教授带来的病例涉及斜视与眼整形,提醒小伙伴们注意斜视手术对眼睑位置的影响,引发了又一波强大的头脑风暴和热烈的讨论。
医院主任张利玲主任(现任西安医院小儿眼科主任),张主任为大家带来的是“单眼上转功能不足”(既往称“双上转肌麻痹”)的病例分享,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功能强大的knapp手术。
间歇性外斜视是临床上最多见的斜视类型,诊断和手术操作都不难,但是其间却蕴含着丰富的大智慧。来自医院眼科的闫春妮医生带来的间歇性外斜视病例就引发了在场医生和专家们激烈的讨论。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设计和术后欠矫和过矫始终是我们讨论的主题!
对于外展神经麻痹,您还在做Jesen连接术吗?您可以试一试医院眼科的周荣乐医生为大家介绍的SRT(superiorrectutranspotation,上直肌转位术),但一定要注意选好适应征!
大家是不是经常遇到急性内斜视的患者?究竟是急性共同性内斜视还是外展神经不全麻痹?是否存在集合功能失调?医院的郭海玉医生带来的病例引来了现场专家们的频频发言。
医院的王娜医生带来“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引发“限制性内斜视”的病例,同样讨论声不断,医院眼科的杨静雯主任还做了补充分析:这类疾病需要斜视、眼眶和内分泌专业医生的通力合作。专家们讨论后也指出,除了牵拉试验,大家不要忘了术前还需要重视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的检查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手术时机。除了规范的手术设计,这类患者的手术操作也很有些难度的,术后效果又很难准确预估,因此术前一定要与患者充分沟通!
专家点评精彩瞬间
专家点评精彩瞬间(二)
专家点评精彩瞬间(三)
医院眼科整形美容科郅英主任就斜视手术和眼科整形手术发表独到见解!
专家点评精彩瞬间(四)
头脑风暴后的积极发言!每一个病例都有热烈的讨论和精彩的专家点评——小伙伴们反映说这样的学习效果很好!火花是碰撞后的精彩,不是吗?
参加本届沙龙的有来自西安、宝鸡、咸阳、武功、汉中……等的同道们,虽是初冬,寒风乍起,但是大家心中充满温暖——这是一群有爱的小伙伴,他们热爱斜视与小儿眼科这个专业。
(需要特别介绍的是第一排右手第四位的红衣老前辈张秀芳老师,虽已是古稀之年,但每次学术会议老人家都会认真地学习参与,让大家倍受鼓舞,前辈们的好学和敬业精神永远是我们的榜样!祝福张秀芳老师健康长寿!)
因为工作和其他原因,很多小伙伴儿没能到场,但依然感受得到大家对斜视与小儿眼科事业的关心和热爱,相信有了大家的努力,斜视与小儿眼科事业的明天会更好!
文章来自邢咏新医生美篇()
更
多
精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