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若楠时代财经APP
从种植牙到正畸,再到这次的OK镜,都没有纳入医保,但一系列的动作表明这不构成集采的障碍。
作者-文若楠
编辑-朱白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为深入推进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河北省拟于近期组织开展人工骨填充材料等20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10月26日,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印发《关于开展20种集采医用耗材产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披露上述信息。
在这20种采购品种里,角膜塑形硬性透气接触镜(俗称“OK镜”)赫然在列,适用于眼睛延缓近视和散光度数增长,近视控制范围至少为0至-度之间,散光控制范围至少为-75至-度之间,仅限于夜戴型。
尽管集采预期落地,但某券商医药生物组分析师对时代财经指出,大范围集采暂不具备条件。“单省集采落地难度大,河北发布公告未与当地厂商提前沟通。近视防控国家目标下,集采意为降低OK镜价格。待市场化调解定价体系后,集采条件才会成熟。OK镜集采仍为试水阶段,短期内各省加入的可能性小。”该分析师称。
根据文件,本次集采的填报时间较短,将从10月27日开始至11月3日。文件表示,在河北省有销售记录且符合采购品种范围的生产企业(含代理)均须参加产品信息填报;无销售记录但有意愿参与的企业应按要求填报。
受集采信息刺激,10月27日早盘,眼科概念股集体重挫,其中欧普康视(.SZ)跌停。截至午间收盘,欧普康视报33.49元/股,创下今年5月以来新低;爱尔眼科(.SZ)和普瑞眼科(.SZ)跌超10%,爱博医疗(.SH)、明月镜片(.SZ)、通策医疗(763.SH)、南微医学(.SH)等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以种植牙为突破口,集采延伸至医保范畴之外。有医疗行业资深人士对时代财经坦言,集采继续回归初心,即挤出价格水分、降低群众负担,从种植牙到正畸,再到这次的OK镜,都没有纳入医保,但一系列的动作表明这不构成集采的障碍。
“种植牙、正畸、OK镜片都是高毛利率的产品,出厂价不高,但是渠道费用高,中间环节水分多。目前的医疗产品中,二价HPV疫苗、医美的溶液注射类产品等也都有较高的毛利率,下一个集采的对象也不知道是谁。”该资深人士说。
费用高昂,毛利可观
OK镜的医学名称为“角膜塑形镜”,是一种逆几何设计的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佩戴使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可以使眼睛正确聚焦,补偿近视。
作为目前市场上非手术近视矫正器械之一,OK镜一般为夜戴型,即在睡觉时佩戴8个~10个小时,早晨起床后摘下,就可以拥有一整天清晰的裸眼视力,实现在睡梦中矫正视力。
早在年前后,OK镜就进入中国,但由于佩戴后产生损伤的案例引发争议,一度销声匿迹。近年来,随着近视人群的扩大以及相关产品的发展,尤其是今年1月份,国家卫健委印发《“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年)》,近视防控成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