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针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出现近视严重的现象,强调各学校要注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低年级不留作业的规定要贯彻到底,还要加强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学科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双眼,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由此可见,教育部为了下一代身体健康,操碎了心,费劲了心思,不惜以降低学业难度,放弃一部分能力养成的惨烈手段来保证。
图片选自网络据相关部门调研得出的数据,我国小学生近视率为40%,中学生为55%,大学生为77%,这些数字令人感到心痛。可惜的是,学生视力出现了问题,这个“锅”还真不能甩到课业负担上,小学生或者是中学生近视问题严重,如下原因才是主要的。
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导致近视。可能是时代进步的原因,走在大街上,经常看到一些儿童戴上了近视镜,还没有上小学,只是在幼儿班时期,并没有所谓的课业负担,怎么会早就这么多“小眼镜”?
图片选自网络先来回忆一下我们身边的景象。大家都有出门就餐的机会,如果您够细心,会发现有些年轻的父母带孩子到餐厅或是酒店餐馆,和同龄的朋友欢聚畅谈的时候,大都会甩给年龄尚小的孩子一个手机,而接到手机的孩子,会乖巧打开手机游戏,聚精会神打起游戏,或是打开手机看动画片,从这些孩子操作手机手法上来看,这些孩子已经不是简单的“菜鸟”级表现,灵活的手指在键盘上舞动,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感,身边的成人和这些孩子比起来,也会有自愧弗如的感觉。
图片选自网络我们都知道,电子产品中的蓝光对视网膜的视锥细胞有很大的损伤,即使是成人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也会导致眼睛不适甚至影响视力,何况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小孩子!视锥细胞是视细胞的一种,它能够接受光的刺激,并将光线转换为神经冲动,受自身细胞构成特点限制,视锥细胞对强光和颜色最为敏感,过度接触电子产品并不断接受强光刺激,会导致锥细胞营养不良,表现为视力减退。
年龄在五十岁的人都有感受,当他们上中小学读书的时候,身边很少见到眼镜。那个时代的学生,在家中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要是读书就读纸质书,看电影还要走乡串屯,很多人误认为那个时候的孩子很自由,但是说到学习,还是会有很多学霸,那些“天之骄子”可谓饱览群书,大部分视力也很正常。并非是学业负担轻就能保护视力,而在于孩子能否卫生用眼。
图片选自网络看到很多学生出现眼泪,或是因上火导致视觉模糊的时候,大都会直接用面巾纸擦拭眼睛,这些手帕的替代品,远没有手帕那样安全,随着擦拭动作,会有大量的纸屑混入眼睛,造成眼睛不适,久之就会造成眼睛疲劳,影响视力。
学生近视的另一个原因,是作为留守儿童随祖父母生活时,没有得到尽心的照顾,农村近些年出现了大量儿童少年弱视散光现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自年至今,所教过的学生出现弱视散光病症,大多有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经历,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这些长辈们抱着守在电视前,因为在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单眼斜视、屈光不正等异常视觉,会导致孩子出现弱视、散光甚至斜视,严重影响学生的视力。
图片选自网络可以负责任的说,学生课业负担重导致孩子出现近视等现象,只是一个借口,这些孩子眼睛出现了问题,课业负担只是一个诱因,这些孩子视力问题早就存在,只是上学发现罢了。还是让我们正视这种现象,不能做“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荒唐事,借课业负担重为借口,顾左而言右,自欺欺人来回避矛盾,让教育来背这个“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