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儿眼科门诊,常有家长问:医生,我的孩子最近老是斜着眼睛看东西,是不是有斜视?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究竟斜视是什么?
首先,什么是“正视”?
我们知道“斜视”是相对“正视”而言的。理论上说,双眼“正视”是通过眼球表面的肌肉间的相互协同和拮抗作用来完成的。理想状态下,双眼的运动系统应该处于一种完全平衡的状态,即使融合功能受到干扰,仍能保持双眼视轴的平行。但现实中,这种绝对的“正视”状态是比较少见的。
接着,什么是“斜视”?
斜视,顾名思义,即视轴发生偏斜。多数眼球都存在偏斜的趋势,但可以依靠正常的融合功能来维持,不显露出斜视,这称之为“隐性斜视”;当这种偏斜无法被双眼融合功能所克服而显露出来时,称之为“显性斜视”。临床上我们通常说的斜视,其实是指“显斜”。
那么,“斜着看”=“斜视”吗?
当然不是。家长们常说的“斜着看”,是指双眼同时处于偏斜的状态。事实上,这种状态常常提示孩子的视力不佳,他(她)需要“斜着看”才能获得较清晰的图像。但我们知道“斜视”是因为平衡被打破造成的,双眼处于“一眼看,一眼没看”的状态。这与双眼视力及视功能都有相关。因此,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应该及时就诊以获得恰当的治疗。
最后,教大家一个“1秒判断斜视”
的方法!
用相机或手机,在闪光灯开启的模式下,拍一张正面照。观察双眼角膜上的映光点是否都位于角膜中央。是,则双眼正位;否,则提示斜视的可能。(如以下两张图中,上图的光点均位于角膜中央,而下图的位置不同。)如果担心闪光灯伤害眼睛,用手电筒代替也是可以的。
资料来源:
医院(医院)
眼科主治医师况丹
*任何媒体及北京白癜风专家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技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