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民航“十四五”开启之年,中国民航即将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转段进阶”的重要时间节点,下一阶段要充分发挥航空物流的带动和集聚效应,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以及行业发展的需求。
航空物流市场整体发展情况
1.整体业务发展稳中有进,但业务量的增速持续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航空货邮运输量年均增速为4.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航空物流市场的需求在不断扩大,电商、快递、冷链等现代物流的高速发展引起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我国已经进入由传统航空物流向现代航空物流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产业转型升级和跨境电商的“双轮驱动”式增长的新时期。
年,疫情对全球民航业造成巨大冲击,但中国民航在全球率先触底反弹。全年全行业累计完成货邮周转量.2亿吨公里,恢复至年的91.3%;完成货邮运输量.6万吨,恢复至年的89.8%。-年我国航空货运主要发展指标(数据来源:民航工作会议)
分航线看,年国际航线完成的货邮周转量比年增长了22.0亿吨公里,占比从年的67.6%提升到年的71.1%;国内航线完成的货邮周转量比年下降了4.3亿吨公里,占比从年的32.4%下降到年的28.3%,其中,港澳台航线完成的货邮周转量下降了0.7亿吨公里,占比维持在1%左右。
2.国内航司发展程度不一,但邮政快递企业发展较快
我国内地前10大航司中,仅3家航司实现正增长,分别为顺丰航空、四川航空、邮政航空。其中,顺丰航空是前10大航司中货邮运输量增长最快的航司,年完成货邮运输量81.5万吨,同比增长52.2%。四川航空、邮政航空分别同比增长1.9%、14.3%。年我国内地前10大航司的货邮运输量及增速(数据来源:IATA)
从近5年的货邮运输量看,三大航始终是国内排名前三位的航司,但年均增速均为负数。从近5年的整体市场份额看,前10大航司的整体市场份额从年的85.9%下降到年的84.7%,降低1.2个百分点,市场份额并无显著变化,近年来一直占到全行业货邮运输量的85%左右。
具体来看,~年我国内地前10大航司中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在15%以上的分别为国航、南航、东航,但三大航的市场份额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年,我国邮政快递企业均实现较快发展。顺丰航空年完成的货邮运输量比年增长了42.0万吨,年均增速为19.8%;邮政航空年完成的货邮运输量比年增长了5.1万吨,年均增速为10.4%;圆通航空年完成的货邮运输量比年增长了6.9万吨,年均增速为42.9%。
3.各机场业务量整体稳定,但10大机场占比达七成
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8万吨,同比增长1.5%,是国内惟一的货邮吞吐量达到三百万吨级的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63.9万吨,同比增长22.5%,是年前10大机场中增长最快的机场。
白云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分别完成货邮吞吐量.9万吨、.1万吨、61.9万吨、37.6万吨,同比下降8.4%、38.1%、7.9%、1.5%。年我国内地前10大机场的货邮吞吐量及增速(数据来源:IATA)
从近5年的货邮吞吐量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始终是国内最大的货运机场,货邮吞吐量从年的.6万吨增长到年的.8万吨,年均增长1.8%;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是年均增速最快的机场,货邮吞吐量从年的48.8万吨增长到年的80.2万吨,年均增长13.2%。
受疫情影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年均增速为-11.1%,其余机场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增长。从近5年的整体市场份额看,前10大机场的整体市场份额从年的69.0%下降到年的67.9%,下降1.1个百分点,市场份额并无显著变化,近年来一直占到我国机场货邮吞吐量的七成左右。
国内航空物流市场发展情况
1.七大地区货邮吞吐量发展平稳
从近5年的货邮吞吐量总量看,华东地区始终是国内最大的货运市场,货邮吞吐量从年的.3万吨增长到年的.4万吨;中南地区货邮吞吐量从年的.2万吨增长到年的.2万吨;西北地区货邮吞吐量从年的36.3万吨增长到年的56.6万吨;华北地区受主要机场货邮吞吐量变动影响,自年起货邮吞吐量开始下降。
年,华东地区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4万吨,同比增长1.5%,是全国货邮吞吐量惟一保持正增长的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机场分别完成货邮吞吐量.2万吨、.2万吨、56.6万吨,分别恢复至年的98.4%、91.2%、97.9%,恢复情况相对较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新疆机场分别完成货邮吞吐量.6万吨、49.9万吨、16.0万吨,分别恢复至年的70.0%、82.7%、74.0%。-年内地各地机场货邮吞吐量(数据来源:民航局)
2.各省份航空货运增减情况明显
从近5年的货邮吞吐量看,上海、广东、北京始终是国内的三大货运市场,江西、河北、青海是年均增速最快的货运市场。具体来看,自年以来,上海始终是国内唯一的万吨级货运市场,货邮吞吐量从年的.5万吨增长到年的.7万吨,年均增速为1.0%,但自年以来货邮吞吐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广东的货邮吞吐量从年的.1万吨增长到年的.9万吨,年均增速为3.3%。北京的货邮吞吐量从年的.9万吨下降到年的.8万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年均增速为-10.1%。江西、河北、青海是近5年增速最高的省,年均增速分别为31.3%、18.0%、16.0%;陕西、西藏、安徽、浙江、湖南的年均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年,在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中,共有河北、江西、河南、浙江、湖南、西藏、江苏7个省(区市)的货邮吞吐量保持正增长,分别完成8.9万吨、18.7万吨、64.1万吨、.9万吨、19.5万吨、4.7万吨、67.5万吨,同比增长58.7%、44.3%、22.3%、13.3%、9.0%、8.3%、5.1%。河北、江西、河南、浙江4省在疫情的影响下,仍保持两位数增长。
国际航空物流市场发展情况
1.亚欧美仍是我国航空物流的重点区域
自疫情以来,我国采取动态实施“五个一”、“一国一策”、“航班熔断与奖励”、第一入境点方式分流等措施,织密航空口岸联防联控网络,最大限度遏制了境外疫情输入性风险;采取“客改货”等措施,快速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支持我国国际供应链保通保运保供。
从我国到各大洲机场的货邮流量流向看,年从我国机场始发到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地区机场货邮量分别为.0万吨、.2万吨、95.6万吨、7.4万吨、5.0万吨,占比分别为47.9%、26.9%、23.3%、1.8%。1.2%,亚洲是我国最主要的航空货运市场。
2.国际货运航段集中在北上广一线城市
年,国际前20大航空货运航段货邮总量占国际所有航段货邮量的38.2%。始发地主要集中在上海浦东、广州白云、郑州新郑、深圳宝安、北京首都等国际机场,其中,前10大航段中,从上海浦东出发的国际航段共有9条,呈现高度集中的态势;目的地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荷兰、德国等国家。
排名前5位的航段分别为上海浦东—安克雷奇、上海浦东—东京成田、上海浦东—首尔仁川、上海浦东—洛杉矶、上海浦东—大阪关西,货邮量分别为21.1万吨、21.0万吨、19.1万吨、12.6万吨、11.8万吨。素材来源:民航管理(作者/中国民用航空局信息中心朱诺、王烁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罗军)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内容除原创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及准确性保持中立。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往期推荐航空业寒冬持续?国际航协:客运复苏远不及货运
中国航空货运的未来:新格局更激烈、更专业
航空物流自动化系统与技术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