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发育过程
3-6岁
婴幼儿是远视眼,到了3-6岁还伴有远视,如果远视度还很高,说明眼球发育有问题,而且容易引起斜视、弱视,3-6岁是儿童斜视弱视发病最多的阶段,所以要随时观察孩子的视力及眼位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要教会孩子识别视力表,最好每半年查一次视力,做一次全面视光检查,以免错过处置的最佳时机。
7-12岁
这个年龄阶段应以预防近视眼为主,孩子应接受科学的视保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沉溺于电视和电脑游戏,尽量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要挑食、偏食,多参加体育活动,每三个月查一次视力和屈光检测,每半年做一次全面眼科检查。如果是假性近视,就抓紧康复,恢复正常视力是完全有可能的。
12-18岁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面临升学压力,学习强度大,近距离用眼时间更长,大都已有了近视表现,发现视力下降,要及时到视光专业服务机构做正规视光检查,这个时期的学生应每三个月查一次裸眼视力和戴镜视力,每个假期做一次全面检查,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积极科学措施,加强锻炼,控制近视发展过快。
儿童青少年近视产生的主要原因
01
连续超1小时近距离阅读、看书距离过近,眼疲劳严重;课业负担重,每天用眼超10小时;握笔姿势不准确,照明不合适。
02
电子产品使用,手机、电视、游戏机,尤其玩ipad伤眼;LED强光,蓝光促使眼轴加长、视网膜细胞受损伤。
03
户外活动少,接触大自然时间少,体育锻炼少。(户外活动有助于我们眼睛睫状肌的放松与调节)
04
营养不均衡。
近视的危害
视力下降、视线模糊
近视产生的视物模糊、眼睛干涩酸痛、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情绪烦躁甚至头晕等现象,会让孩子比视力正常的孩子多付出30%的时间和脑力运动量,在学习上花费更长的时间。
学习生活不便一旦孩子形成近视,在18周岁前会逐年以度左右的速度加深,形成高度近视。每年都有大批的考生,因为近视被许多专业拒之门外,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飞行、航海技术等近30个专业,严重影响孩子的人生职业规划。
影响生理心理健康孩子近视了,就着急配眼镜,但是普通眼镜只有矫正作用,却没有控制作用。高度近视眼的主要并发症: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萎缩性变性、出血和裂孔、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由于高度近视的并发症比较多,有些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如视网膜变性、裂孔等需做预防性激光治疗,防止失明。
遗传下一代近视眼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父母都是高度近视的,子女近视的比例是%,如果不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世代成为眼镜的奴隶。
近视如何预防
★1、学习时要有充足的光线,光线要从左侧方向来。不要在光线不足和耀眼的阳光以及强灯光下看书写字。
★2、在学习中注意适当选择使用听来替代阅读,以减轻眼睛看近负荷。
★3、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上写字。
★4、与电子产品保持距离。尽量不玩电脑不看手机,如果要看电视,次数不能过多,时间不要过长,单次看电视要控制在30分钟以内。看电视距离不要太近,至少隔两米远。
★5、避免连续看近时间过长。阅读、写字等连续看近30分钟后应休息,看远处10—15分钟。尽量控制每天累计看近时间,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
★6、教室光线要明亮,桌面、黑板不要反光过强,并定期调换坐位。
★7、纠正不良看近姿势。阅读时,要注意眼睛与书的距离要保持在约33厘米,姿势要端正,不能躺着看书或边走边看。
★8、劳逸结合,并注意锻炼身体。学习或工作1至2小时后远眺大自然景色,休息10至15分钟,使睫状肌放松。坚持做眼保健操,每日3至4次。
近视了怎么办?
根据需要戴镜:不同需求适时戴镜。
注意营养均衡:不挑食、偏食;少吃甜食;多吃新鲜蔬果;补充蛋白质、维生素。
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多眺望远处(日常视功能训练)。
视功能训练:进行睫状肌干预训练,提升晶状体调节能力,提升裸眼视力,降低戴镜度数并摘掉眼镜。
读写防控训练镜:配合睫状肌放松训练,巩固训练效果并保持。
常见视力问题
近视:
远视力降低
近视力正常
散光:
屈光力不等
不能聚集于一焦点
无法形成清晰物像
弱视:
成长期间视觉未正常发育,眼球内外部均无器质性病变,长期失去刺激情况下,大脑放弃该部分视力功能,令视力减退,形成弱视。
远视:
眼球屈光力不足
或其眼轴长度不足
产生远视
爱明天使视力提升训练
“三位一体”近视防控:
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
“爱明天使”致力于解决青少年视力低下及学童专注力不足等问题,所自主研发的“眼睫状肌屈光负载训练法”,不接触眼球、不手术、不打针、不吃药、无任何副作用,帮助提升青少年睫状肌自我调节能力,纯物理有效训练,迅速恢复健康视力!“爱明天使”系列光学设备已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1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台湾国际专利等;并荣获国家级高新科技产业认证、共青团中央新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心认可、国家级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历时12年技术不断创新,服务于全国26个省、市,造福逾20万青少年。
我们的目标
让未近视的孩子远离近视
让刚近视的孩子告别近视
让已近视的孩子减缓近视
让患弱视的孩子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