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正视身体缺陷

读了刘小军父亲的来信,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信中说孩子先天不足,生下来便身体瘦弱,嘴是歪的,眼睛还有点斜。小时候,孩子不太懂事,还没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念中学了,孩子想的问题越来越多。他总和那些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同学比,越比越自卑,越来越觉得抬不起头,越来越痛苦,越来越不愿见人,甚至还有自杀的念头。看到孩子活得那么苦,那么累,他觉得天昏地暗,没有奔头,甚至也产生过轻生的念头。

他在信中写道:“我该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我想,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引导孩子正视身体的缺陷,把这人生的不幸,看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然后引导孩子去发现、去挖掘自己其他方面的优点和才能。

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从来没有公平过,人类社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公平过。将来,再过一千年、一万年,也不会绝对公平。就算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了,人还会面对先天的不公平。人生下来还会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有的黑,有的白,有的美,有的丑。只不过将来经过世世代代的优生选择,这些差别也许会小一些罢了。

然差别总会存在,那么人埋怨差别,痛恨差别,就都是无效的。有效思维,便是如何理智地正视缺陷。

所谓理智地正视,我想主要包括两点。

不希望有缺陷,但是一旦有了缺陷便不否认缺陷。有的人之所以苦恼,常常是不愿承认,不敢正初自已的缺陷,有时甚至想法否定缺陷。比如一个人左眼斜,怕人看见,便戴上墨镜,摘下墨镜又想捂住左眼,捂不住了又说自己最近正害眼病。总也不好,便辩解说自己故意把左眼练斜了、以利于射击,以利于吊线…………这样做都容易使人精神苦恼。其实,倘若大大方方地往人群中一站,别人问,你坦坦然然地说:“我眼斜,老天爷给的。”你轻松,别人也会为你的轻松而轻松。

第二,注意力赶快向自己别的长处转移。眼睛没了,便充分利用嘴,使它说起来雄辩滔滔,唱起来绕梁三日。嘴不管用,便研究用好手,写一手好字,画一手好画儿。手不太好用,便练腿脚,把它练得跳得高,跑得快。五官四肢水平都一般,或多少都有点毛病,那就用心去发展自己的脑。左脑、右脑,有亿个脑细胞,那里面是一个宏大的世界,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有极广阔的发展余地。

事实上,许多世界名人伟人,都有明显的身体缺陷,他们敢于正视这些缺陷,在别的方面努力,终于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两岁时母亲去世,由祖母抚养长大,8岁移居莫斯科,不久父亲又去世了。

很小的时候,托尔斯泰就因自己丑陋的相貌而感到苦恼,他的眼睛不但小而且还是凹陷进去的,前额窄,嘴唇厚,鼻子像大蒜头一样难看,耳朵又大得令人吃惊。他的身体也很虚弱,特别是在青年时代,经常感冒,受扁桃腺炎、风湿等疾病的折磨。在学校里,他的老师评价说:“列夫哪方面都不行。”

托尔斯泰经过苦恼的煎熬后,觉得继续为自己这些缺陷而苦恼,只能是在苦恼的陷阱中越陷越深,直至毁掉自己,解救自己的办法便是到别的方面去寻找人生的乐趣。于是他开始到写作中寻找乐趣,23岁时,他发表处女作《童年时代》,获得了好评。其后,在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大约5年军队生活中,又创作了一些作品,渐渐在文坛崭露头角。

托尔斯泰34岁才结婚,在幸福的家庭生活中,他接连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等巨著。

诺贝尔奖留名后世的阿尔弗宙偲·诺贝尔,相貌丑陋,身体又不好。他的哥哥曾说:“因为他是个天生的丑孩子,所以,或许在他呱呱落地时就有慈悲的医生结束了他的生命会更好些。”

幼年时,诺贝尔得过好多种病,人们认为他活不了太久。儿童时代,他为消化不良和严重的肌肉痉挛而痛舌,儿乎总是卧床不起。据说,他的脊梁骨也有缺陷,所以大人息是劝他躺在平坦的东西上

诺贝尔诅咒自己丑陋的外貌,而且认定别人是不会喜爱自己的,从青年起产生的一种弥补缺陷的心理作用,反而使他决心把终身献给人类。

他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年制造出了甘油炸药。到了年,他发明了比甘油炸药爆炸力更强的一种无烟炸药,并取得了专利。除此之外,诺贝尔还有许多发明,仅在英国取得的专利就达项之多。

临终之前,诺贝尔用大约万美元的基金设立了诺贝尔奖。自年第一次开始授奖,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上一年在和平、文学、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五个领域中取得最大成就的人。众所周知,它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威的奖励。

据说,拿破仑身高只有1米63,比一般人都矮小。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法国伟大的军事家。他非常自信。他曾对手下的将领们说:“别看你们都比我高出一个头,但如果不听从我的指挥,我就要消除这个差别!”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亚里士多德、达尔文、俾斯麦、林肯、贝多分、莫扎特、笛卡尔、果戈理,就连大名鼎鼎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是坐在轮椅上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一个又一个胜利的。罗斯福在39岁时成为跛足,那是年。12年以后,坐着轮椅的罗斯福临危受命,就任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

你一定还听说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事迹吧?孩子也一定听过当代保尔﹣张海迪的事迹吧?听到这些事迹的候,您和孩子一定都曾经感动过吧?

感动过,对了。那就抓住自己心灵深处的这种感觉,不让它消失,要反复强化,让它在心灵深处反复重现。重现得多了,这种自强不息的种子,就会在您和孩子心灵的土壤上发芽、生根、成长。这时,再用自强不息的行动给这颗种子浇水施肥,时间久了,它就越长越大,以至开花,结果,繁殖,最后成长为一片茂密的,自强不息的心灵深处的森林。

凭着这森林,家长和孩子都能得到许许多多自强不息的果实,享受到自强不息耕耘的乐趣。

这森林,又像一片防护林。那些低层次的卑劣小人的冷嘲热讽,那些自恃先天又高又大的人吹来的蔑视之风,都刮不进这心灵的防护林。他们的各种各样低层次的表演,进不了您的心灵,您会以欣赏的态度去观察,觉得他们挺有趣,挺好玩,挺累,也挺不容易的。

愿家长引导孩子正视身体的缺陷。

愿家长引导孩子找到自己别的方面的长处。

愿家长和孩子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植起自强不息的防护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nggongjiaoyu.net/yczz/90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