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管控算是彻底放开了。但是预想当中的潇洒生活并没有到来,大家的警惕心相比之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餐厅人流量骤减,小区楼下少了麻将象棋的攒局,幼儿园小学则又开始上起了网课。而这上网课,或许真得在疫情的次生灾害里算上一笔!!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视力下降与网课脱不了干系
要知道0~3岁是宝宝预防近视的关键期,但大多数家长往往在孩子3岁时,才开始给娃做第一次正规的视力检查。
于是“远视储备不足”这个词,
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
甚至个别家长对此结果表示了质疑。
那么:远视储备到底是什么,又和近视有什么关系?真的越多才越好吗?01
远视储备到底是什么?
真的越多越好吗?
首先要知道,孩子其实刚出生时是个远视眼!
刚出生的宝宝眼球尚未发育完全,眼球的长度偏短,接近于圆形,随着宝宝发育,眼轴长度会逐渐变长,远视储备会随之下降。
而“远视储备”指的是孩子目前远视的量有多少。
它会随着小朋友年龄的增长而慢慢的减少,这是一个“正视化”的过程。
而当远视储备消耗到零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孩子的眼睛接下来要往近视去发展了。如果小朋友的远视储备太早用完,那发生近视的几率就会比较高了。
所以很多家长千方百计的想延长这个发育过程,觉得远视储备越多越好,这样距离近视的阶段也会越拉越长,也就更不容易近视。
但实际上,远视储备太多或太少都不好!因为远视储备过多,可能会有远视的隐患,若消耗得太快可能就离近视越来越近了。
一般来说,出生后的宝宝有度左右的远视储备都是正常的!随着眼睛正常的发育,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储备就会随之下降。
①大约3、4岁会下降到~;
②到了6岁幼升小的时候,约在;
③一直到12岁的时候,眼球的发育逐渐接近尾声,这时候的远视储备也就到0了。
而这个过程,是眼部的一个正常发育过程,但却能因不良的用眼习惯,缩短这个进程。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一个人原本保持健康可以活到80岁,但因为抽烟、喝酒、不良生活作息等,最后只活到了60一样。
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保护这个阶段孩子的眼部正常发育即可,尽量不刺激加速进程就是最棒的了!
那么对于远视储备不足的孩子,难道就只能等着近视吗?
02
远视储备不足≠近视
去医院可以查这4项!
远视储备不足不代表将来一定会近视,但发现了不足一定要有所处理!
及早的改善用眼习惯和环境上的问题,又或是加用光学和药品的干预,可以避免近视发生或延缓近视出现,降低孩子以后最终的近视度数。
医院一般用来检查远视储备的方式,可以简单的分为以下4种:
01伟伦伟伦外观是一个黑色盒子,看似照相机,是许多3岁以下的宝宝或是院外筛查用的手持检查仪器。
02电脑验光电脑验光对于眼睛的测量结果存在一些偏差,并且只能对被检者屈光的大致范围作出预测。
03医学验光医学验光,是根据患者的眼部检查、屈光状态、眼位、调节力、视功能、年龄、职业、用眼习惯等十几项诊断指标而给出的科学处方。
它需要丰富的医学、视光学知识,产生的效果不仅是看清物体,还对眼睛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让眼睛享受清晰和舒适。
04散瞳验光是在使用散瞳眼药水之后做的医学验光检查,散瞳后查出来的远视储备为最真实的远视储备量!
这些医院或诊所都会备有的!
但是除了远视储备以外,我们更建议检查眼睛时顺便完成屈光档案(视功能档案)等其它几项重要的检查。
屈光档案简单说就是孩子眼睛的生长发育档案。就像你会记录孩子的生长曲线,定期检查宝宝头围、身高、体重等等的变化一样。眼睛也有几项重要的指标需要我们去监测!
除了前面提到的视力、远视储备,还有“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角膜厚度、调节”等等的数据,这些都是评估孩子眼睛发育健康与否的重要参数。
所以为了在疫情期间能给到孩子眼睛更好的保护,我们育学园这次特意给大家带来了1次「专业的」视力检查!
包括“远视储备”“儿童视功能检查”“色觉筛查”等诸多项目,只要你是育学园会员,就可全部免费享受!
这次的视力检查套餐,原价元,而成为会员只需要元,相当于省了多块钱,还得到了一次视力保障~
除了线下可以直接去检查视力,还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线上得到免费的解答↓↓↓
1、视力检查时,散瞳是否对孩子眼睛有害?
2、快散和慢散有什么区别?
3、远视储备已经成0的小朋友,可以适当补充叶黄素吗?
3、如何补救远视储备?
4、孩子几乎从来都不看手机、电视,为什么也近视了?
5、孩子3岁就散光,戴镜后一年度数还是上涨,该怎么办?
......
可以说是拥有了一位贴身的眼科医生,简直太棒了!
看到这,如果你还不是育学园的会员,就别犹豫了。
现在花元开通育学园会员,还送你1张50元无门槛券,外加3张满元减50元的券!
真的是和白送没什么区别了~
点击“阅读原文”,赶紧开通育学园会员吧↓↓↓